經濟對政治的影響,到底有多大? 疫情爆發以來,歐洲經濟一直都處于低迷狀態之中。 歐洲經濟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,2022年3月,歐元區的經濟景氣指數與現狀指數雙雙進入負值區間。 這意味著,歐洲地區的經濟前景仍然不容樂觀。 而經濟的動蕩,將為政治帶來巨大的影響。 這從2008年的歐洲經濟危機中,就可見一斑。 當時,全球爆發經濟危機,并迅速席卷到歐洲各地,引發了歐洲經濟危機。 經濟危機的影響,直接反映在各國的政治格局上。 在意大利,主張民粹主義、反全球化、反移民的五星運動黨(Five Star Movement)迅速崛起,成為了議會第一大黨。 2013年成立的德國選擇黨(Alternative for Germany)則直接打出了「反歐洲一體化」「反歐盟」的口號,試圖通過縮減對外援助,改善本國經濟。 2016年,共和國前進黨(La Republique En Marche,后更名為復興黨)在法國成立,它提出了社會與經濟自由主義的結合政策,以振興法國。 而西班牙,則是一個更為典型的例子——它近40年來的政黨格局,被經濟動蕩徹底打破。 ![]() 1983年開始,西班牙一直是表面多黨制、實際兩黨制的狀態。 國會中,左翼的工人社會黨(Partido Socialista Obrero Espanol,簡稱PSOE)和右翼的人民黨(Partido Popular,簡稱PP)勢力最大。 兩個傳統大黨互相競爭,也輪番執政,而其他黨派都過于弱小,無力參與到競爭中。 2008年,光是工人社會黨和人民黨兩個政黨,就占據了國會中92%的席位。 但是,時局逐漸變了。 最近十年,有三個新黨派開始崛起,并能夠比肩工人社會黨和人民黨: 波德莫斯黨(Podemos)、公民黨(Ciudadanos,簡稱Cs)和民聲黨(Vox)。 2015年的西班牙議會選舉中,工人社會黨僅獲得25%的選票,人民黨也只有27%,誰也沒有取得絕對多數,無法單獨組閣執政,正式宣告西班牙兩黨制的終結。 波德莫斯黨和公民黨,則共獲得了超過三分之一的選票,在國會350個席位中,共贏得109席。 2019年11月的大選中,民聲黨獲得了15%的選票,贏得國會席位52個。 ![]()
這都證明,原有的平衡已經不復存在。 那么,是什么引發了西班牙政黨格局的更迭? 答案很明確:經濟。 / 01 /直接影響:推動政黨更替當經濟出現巨大變動時,政治勢力往往會跟著出現新的洗牌。 2008年的經濟危機,在歐洲一度導致嚴重的債務危機和歐元危機。 西班牙也受到了劇烈沖擊。 當時的執政黨,是工人社會黨。 工人社會黨是一個中間偏左的社會主義政黨,也是西班牙歷史最悠久的政黨之一。 ![]()
為了緩解經濟危機,工人社會黨政府采取了緊縮式的財政政策。 具體包括削減公共支出,特別是政府工作人員的薪酬支出和社會福利支出,同時提高特定商品和進口商品的增值稅。 這使得人民本就困難的生活雪上加霜。 政府的所作所為讓民眾極為不滿,他們走上街頭抗議,希望能夠改變國家的頹勢。 2011年5月15日,在西班牙爆發了15-M運動。 ![]()
民眾高舉「我們不是政客和銀行家手中的貨物」的口號,在大街上游行,光是在首都馬德里,聚集的人就超過5萬。 工人社會黨不再受到信任,下臺也就只是時間問題。 同年11月20日的大選中,工人社會黨敗給人民黨,喪失了執政地位。 與工人社會黨不同,人民黨持中間偏右的保守主義立場,主張「中間改良主義」。 民眾本以為,人民黨上臺能讓環境有所好轉。 但緊接著,人民黨就用實際行動證明了,在經濟危機面前,它一樣無力。 人民黨執政后,延續了原有的緊縮政策,繼續通過壓榨人民的方式,維持國家經濟的穩定。 西班牙政府數據顯示,2012年底,國內的失業率高達 26.1% 。 這是一個過于可怕的數字,意味著有超過1/4的西班牙人都處在沒有工作、沒有收入的狀態中。 15-M運動也愈演愈烈。 人們開始思考,現在的兩個主要黨,真的能幫助西班牙變得更好嗎? ![]()
如果無法接受工人社會黨和人民黨,那么,不如建立一個新政黨。 于是,波德莫斯黨應運而生。 2014年1月,馬德里大學政治學教授圖里翁(Pablo Turrion)和其他一些參與了15-M運動的學者,宣布波德莫斯黨正式成立。 ![]()
波德莫斯黨是一個左翼的民粹主義政黨,從誕生起,它就致力于收集民眾的政治訴求,并將其轉化為真正的政治變革。 「親民」的立場和脫胎于15-M運動的背景,使它迅速吸引了大量選民,成為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。 2015年12月大選時,波德莫斯黨獲得了20.7%的選票,65個國會席位,成為僅次于人民黨(119個)和工人社會黨(89個)的議會團體。 2019年11月的大選中,該黨及其左翼盟友贏得了12.8%的選票和35個席位,通過與其他黨派聯合的形式,組成了政府。 工人社會黨書記桑切斯(Pedro Sanchez)擔任首相,波德莫斯黨總書記伊格萊西亞斯則被任命為副首相。 這標志著,波德莫斯黨真正成為了西班牙執政中心的一部分。 經濟問題既可以把工人社會黨和人民黨「拉下神壇」,也可以將波德莫斯黨「送上高位」。 / 02 /間接影響:民族情緒高漲經濟危機不僅搞垮了工人社會黨和人民黨,還引爆了西班牙境內的另一顆「定時炸彈」: 加泰羅尼亞。 ![]()
幾百年來,加泰羅尼亞地區一直存在著分離主義傾向,即想脫離西班牙,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。 2008年的經濟危機后,這種傾向越來越強烈。 2014年,加泰羅尼亞地區舉行了全民公投,41.6%的居民參與了投票,其中,80.7%都贊成脫離西班牙獨立。 2017年的第二次公投中,有43%的居民參加,贊成的比例高達92.01%。 2017年10月27日,根據公投結果,加泰羅尼亞地方議會宣布獨立,成立加泰羅尼亞共和國。 同年10月30日,西班牙中央政府啟動了憲法第155條:
在中央政府的要求下,臨近的馬德里地方政府接管了加泰羅尼亞地區,并鎮壓了獨立活動。 這給了公民黨異軍突起的舞臺。 ![]()
自2006年成立以來,公民黨一直處于默默無聞的狀態。 但身為加泰羅尼亞地區出身的政黨,公民黨堅決反對分離主義,主張對支持加泰羅尼亞獨立的政黨采取制裁。他們的口號就是:
在加泰羅尼亞獨立問題越發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時,公民黨的立場,迎合了大家的民族主義情結。 短時間內,公民黨的得票率暴漲。 在六個月內,公民黨的估計選票就從2017年7月的14.5%上升到2018年1月的20.7%。 可以說,是經濟問題使得西班牙與加泰羅尼亞之間的關系趨向敏感,間接地引燃了西班牙人的民族情緒。 而公民黨正是利用了這種情緒,才得以迅速發展。 / 03 /隱性影響:極右主義興起經濟低迷,民眾生活困窘,這是極右勢力發展最完美的溫床。 國家經濟越來越不景氣,很容易讓人民開始懷念曾經的經濟繁榮。進而通過支持極端右翼的保守政策,試圖讓國家回到過去,回到那些閃閃發光的日子里。 而低收入的生活,則更容易挑動本國人與移民之間的矛盾。 對本國人來說,本就窮困,移民們還要來「分一杯羹」,必須加以驅逐。 立場堅定反移民的極右政黨,自然就成了這些人的不二之選。 本世紀中,歐洲各國的極右主義思潮都在崛起,出現了許多強勢的極右政黨。 西班牙也不例外。 這就是2013年從人民黨中分裂出來的西班牙民聲黨。 ![]()
2019年大選中,該黨首次進入西班牙議會,就獲得了52個國會席位。 它的口號,你一定不陌生:
是的,民聲黨深受川普的影響,還得到了川普的首席策略師班農(Stephen Bannon)的支持。 民聲黨的口號,和其他極右主義政黨沒什么不同,民族主義、反女權主義、批評媒體、將移民視為外部威脅。 同時,民聲黨也反對加泰羅尼亞的獨立,但它不是從維護西班牙統一的方向著手的,而是更加激進——它主張永久取消分權體制,讓中央政府掌握更多權力。 可以說,是經濟的隱性影響,幫助民聲黨在西班牙站穩了腳跟。 西班牙舊黨的衰落與新黨的崛起,展示了經濟是如何左右政治格局的。 而目前,歐洲乃至全球,在疫情下,經濟持續走低。 這對各國政治格局的實際影響,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,才能夠完全顯現。 但我們仍然可以預見,大面積的政治震蕩,也許已經在路上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