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文丨小云 來源丨云說職場 全文約1800字,建議閱讀時間 3分鐘 央企壓減工作開展以來,累計減少人工成本449億元,減少管理費用368億元。央企壓減從2016年就開始了,主要目的是減少無效法人戶數,縮短管理鏈條,實現高質量發展。現在這樣的單位差不多在2-3級,管理鏈條縮短,帶來的直接效應是崗位的減少,人工的減少,管理費用的減少。就拿我們企業來說,改革了某個二級單位,這個單位共計有1000多人,這1000多人的去向分別是:內退。到了內退的年紀,又不太愿意去其他地方工作,選擇內退。待業。沒到內退年紀,也不想去別的地方,進入人才中心,待業。退出。不愿意分流、轉崗,又不具備內退條件,那就只能解除勞動合同,該賠償賠償。由于這幾年經營效益還可以,全員勞動生產率在四五百左右。畢業找工作的時候,大家都遇到過勞務派遣工、勞務外包工吧?實際上,這就是企業將部分崗位外包出去,跟勞務公司簽訂合同,由勞務公司提供人力。這樣一來,這些用工成本可以進分包成本,而不計入企業管理費用。這兩種方式都是用人單位與勞務公司簽訂合同,唯一不同的是,用工管理主體不同。從這兩種工種的管理方式,就可以看出,勞務派遣工的轉正幾率會更大。因為勞務派遣工的管理在用人單位,用人單位自然對其工作能力、態度、品行更為了解。企業的難題在于招到適配的人才,求職的難題在于找到合適的平臺,這樣一拍即合,就可以轉正了。還有一些大型央企,壓降之后,大總部向小總部常年借調用人,小總部向基層單位借調用人,基層單位苦哈哈的一個人頂幾個人。在這里不得不說,借調里的三個坑千萬不能踩。一是名為借調,實際是為別人騰位置的;二是在干部選拔的關鍵時期,很可能被邊緣化;三是沒有明確借調日期的長期借調,會讓你錯過個人發展的重要時機。比如管理咨詢公司,接到甲方項目,在一個項目完成比較好,被甲方爸爸相中了,就有可能走內推上崗。又如服務外包公司,像人教版教材的插畫公司,如果插畫做的好,后期人教版想要自己做這塊業務了,那么插畫公司的員工很有可能被內退上崗。現在受疫情、國際環境形勢等綜合因素的影響,人們對于穩定的需求空前絕后的高,所以爭相恐后的進體制。進體制,當然越早越好,在網上看了一條消息說,一個小伙子,大學畢業就進了一線城市制內了,剛畢業那會兒薪水低的可憐,但現在工作了20年了,薪水也翻了很多倍,而且還在單位分了一套房。他的一位同學,剛畢業進了一家大型企業,工作十幾年后也考入了體制內,然而,這位同學現在沒有房子,也沒有票子,還在底層掙扎。不過體制內是有門檻的,一方面進入門檻特別高,另一方面競爭激勵程度非常高。第三順位可以考慮一線城市,北上廣深,大城市的發展機遇多,新興事物也多,可以利用差位優勢完成資本、技術、經驗的積累。第四順位可以選擇行業和企業,尤其是那些進入門檻較高,壁壘較高,不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行業,以及在腰部以上的企業。最后可以考慮創業公司等起跑線上的單位,這是彩票型公司,一旦中獎,直接躺平。無論找到一家什么樣的企業,都把自己當做公司一樣經營,像海綿一樣盡可能的歷練和成長。就像周鴻祎,他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在互聯網行業創業,所以從他進入方正開始,他就在為自己打工,把企業當做一個平臺和資源,讓自己練手和積淀。而擴大自己這家公司規模,提升發展質量的核心關鍵在于擴大資產的量和提升資產的質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