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是感冒的高發期,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,感冒、發燒更是格外惹人擔憂。尤其是孩子發燒。 如果孩子初起受涼、發燒,家長如果不方便去醫院或不想給孩子頻繁口服退燒藥,可以考慮中藥液泡澡哦。 小兒感冒醫案一則 患者女性,1歲。
處方:
醫囑 : 3劑。煮水,40度水泡澡15分鐘,每晚一次。
醫生按語:藥浴法作用于皮膚,對于風寒襲表的初期,療效很好。尤其適于不愿喝藥的兒童。 帶過孩子的父母可能有體會,孩子容易受寒,之后出現流清鼻涕。如果不治療,過幾天可能出現夜間鼻塞,鼻后滴漏,出現刺激性咳嗽。然后出現徹夜鼻塞,影響睡眠,脾氣暴躁,咳嗽加重。如果再進一步加重,可能出現發熱、咳嗽加劇等。因此中醫認為:“邪風之至,疾如風雨,故善治者治皮毛,其次治肌膚,其次治筋脈,其次治六腑,其次治五臟。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。”因此對于風寒剛起,中藥藥浴顯得非常重要。 《扁鵲見蔡桓公》:“君有疾在腠理,不治將恐深。”“疾在腠理,湯熨之所及也;在肌膚,針石之所及也;在腸胃,火齊之所及也;在骨髓,司命之所屬,無奈何也。今在骨髓,臣是以無請也。” 因此,善治皮膚,是非常重要的。 中藥藥浴法 中藥藥浴法就是善治皮膚的一種方法。 1. 傷風寒初期,用蘇葉、荊芥等藥方煮水,38-40攝氏度泡澡15分鐘。 2. 風寒外感發熱無汗者,用藿香正氣口服液數支或合適的藥方兌入浴桶,38-40攝氏度泡澡15分鐘。 3. 風熱導致發熱有汗者,可用青蒿100g煮水,兌入浴桶水中,38-40攝氏度泡澡15分鐘。 4. 牛皮癬,可用37-38度水泡澡,之后涂抹凡士林保濕。 5. 風寒導致的鼻塞,可用荊芥、防風、辛夷、石菖蒲、白芷等煮水,38-40攝氏度泡澡15分鐘。 泡澡時最好用浴桶,不用浴盆。令患者坐進浴桶,水平面要到乳頭與天突穴之間的高度。 要注意:泡澡的房間要溫暖無風。泡澡后,立即披上保溫浴袍,包裹嚴實。進到臥室后,避風保暖,擦干后穿上衣服。 |
|
來自: 為什么73 > 《東源文際行知堂大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