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選擇搜索范圍
心下悸
34。筑筑惕惕心動悸,怔怔忡忡不自安,飲多尿少為停水,厥冷汗后是虛寒。
【注】心下筑筑惕惕、怔怔忡忡,謂悸病之狀也。飲水多而小便少,水停心下之悸也,宜茯苓甘草湯,或五苓散。厥冷為寒,宜真武湯。
汗后為虛,宜小建中湯。或不因汗后,是虛之甚也,宜炙甘草湯。
來自: ll無為 > 《醫宗金鑒》
推一薦:發原創得獎金,“原創獎勵計劃”來了!
0條評論
發表
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
治療汗多出、心陽虛心悸
治療汗多出、心陽虛心悸。方子:桂枝 10克,甘草 5克, 一劑。主治:汗出過多后心悸。善后方擬炙甘草湯服用。===========1、真武湯:明顯陽虛陰盛,水汽凌心。2、炙甘草湯:氣血兩虛,神疲少氣,脈結...
炙甘草湯治療房早
炙甘草湯治療房早患者為一為學經方師兄的母親,那天網上發來案例:女,63歲,2017.06.14初診:半年前急性腦梗,住院十天后如常。一診根...
桂枝甘草湯
桂枝甘草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枝甘草湯。桂枝四兩 甘草(炙)二兩,右二味,水三升,煮取一升,頓服。柯琴曰:汗出多,則心液虛,中氣餒,故悸。桂枝本營分藥,得麻黃,則...
“睡不好覺,真的會死!”
大約有70%的抑郁癥患者有睡眠障礙,而有睡眠障礙的人患抑郁癥的概率比常人高3—4%。一項睡眠實驗顯示,保持8小時睡眠的人精神狀態良好,...
《傷寒論注》 [清] 柯琴(公元1644
《傷寒論注》 [清] 柯琴(公元1644 傷寒脈結代,心動悸者,炙甘草湯主之。結與代皆為陰脈,傷寒有此,所謂陽證見陰脈者死矣。陰陽相搏而脈動,傷寒見此,是形冷惡寒,三焦皆傷矣。脈浮為陽盛,法當...
醫道札記 ? 二【益元湯與益元散】
醫道札記 ?二【益元湯與益元散】醫道札記。黃公之術,洞明醫道。益元湯與益元散,從方名看似為一方,僅是湯散不同,實則不然。益元湯始...
盛夏防中暑,請服三鼎足方
先把人安置在陰涼處,領帶、腰帶都要先松掉,扣子也要解開,減少身體壓迫感,然后用白虎人參湯,白虎人參湯是解暑的,人參是強心的,因為出過汗,人一定會口干舌燥,有白虎湯解熱,有人參生津解渴,再...
桂枝湯解
桂枝湯解氣血為體,營衛為用,脾胃為源。桂枝湯證是營衛被風邪耗散,虛而致痛。桂枝湯溫建中焦,營衛復微似汗出風去表解。桂枝甘草湯溫中復心陽實衛氣,心乃君主之官,主明天下安。芍藥甘草湯補營陰,...
張卿子傷寒論
張卿子傷寒論 麻黃(四兩去節味甘溫) 杏仁(五十個去皮尖味甘溫) 甘草(二兩炙味甘平) 石膏(半斤碎綿裹味甘寒) 上四味。故言不可行桂枝湯。今汗出而喘。當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以...
表熱里寒,甘草附子湯主之
表熱里寒,甘草附子湯主之。風濕相搏,骨節煩疼,掣痛,不得屈伸,近之則痛劇,汗出,短氣,小便不利,惡風不欲去衣被,或身微腫者,【甘草附子湯】主之。甘草附子湯。炙甘草二兩,附子二枚,炮去皮,...
微信掃碼,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